贝哲民:中国至关重要,没有另一个中国

这一点,上文《易经》古歌的引用体例已有过讨论。

《周易》讲一阴一阳之谓道[73]、阴阳不测之谓神,所以,它和《周易》古经——占卦的那个古经讲的那个神不是一回事,这是哲学化了、理性化了的。那么,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呢? 孟子讲: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

贝哲民:中国至关重要,没有另一个中国

这个追求当然是有意识的、有目的的、有能动性的,所以,它仍然是自为的境界。走出这个门,你才走上了路。儒家的正义原则第一条正当性原则是说:我们在进行礼的建构的时候,我们在进行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的建构的时候,必须出于仁爱的动机,出于仁爱的精神,出于仁爱的情感。不仅如此,我们现在还查得到孔子自己做的诗,他本人就是一个诗人。如果我们要追求现代化,如果我们中国人还想走向现代性,我们只能抛弃儒学。

(一)生活的境界 大家注意:我说的是生活的境界,不是说的道德境界。因此,根据我的研究,我认为,儒家的正义原则,除了我刚才讲到的第一条正当性原则,它还应该有一条很重要的正义原则:适宜性原则。她还说:欲治其病,须先探知病根,方能对症下药。

[14] 参见《证严法师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10年版,页891。《中庸》曰: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当时两岸关系正处于低谷,面对大陆是敌方,为什么要救敌人?的质问,法师说:爱你的朋友不稀奇,爱你的敌人才伟大。当学者们对义理、概念、名相的研讨和阐发热情,远远超过躬行践履与切身实践,甚至当学人大多数沦为著书都为稻粱谋的小人儒之时,本身就是一种道不行或者斯文扫地的惨淡局面。

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后来儒者提倡经明行修,亦是此意。

贝哲民:中国至关重要,没有另一个中国

孝道走得通,善道才能毫厘不差。程子云:孝悌行于家,而后仁爱及于物,所谓亲亲而仁民也。那种研究西学就反对中国传统,研究国学就排斥西方民主的立场,都难免固执理障,不能得其环中,从而使本来应该可以用于行的知,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知识乱麻,最终偏离了知行合一行其所知的大学之道。其所谓五十而知天命,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,天之未丧斯文也,桓魋其如予何?道之将行也与,命也。

说实话,如果没有见识过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,我也会这么想,但现在我开始相信,事在人为。诚者,非自成己而已也,所以成物也。自然界的顺序或人伦次序,就是自然的法则。内心常存仁德,至诚待人,自然得人心。

既然证严法师能从经典生信心,为什么我们不能?如果我们能,为什么不相信更年轻的一辈也能?证严法师说:对的事,做就对了。也许有人会以为这种想法不切实际,太过浪漫。

贝哲民:中国至关重要,没有另一个中国

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[2]这一席话交代了儒家经典《四书》在证严法师的思想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,也是其后来提倡佛法人间化的理论源泉之一。

个人是非莫计较,大是大非应明辨。意义不过如此,但后人去恶大做文章,在注、释时,以更多的文字说明,遂将这些简单的话分析得非常深奥。证严法师很好地继承了儒家心学之精髓,最为关注人的心灵教育。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可见她对佛学义理和人间法则又怀有一份坚定、圆融的正信,这即是大信不疑。如果说儒学思想本身包含着取之不竭的良知,那么,如何将良知化为良能和良行,这才是关键。

须是识在所行之先,知了方行得(《颜子所好何学论》)。求理于吾心,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,吾子又何疑乎?(《传习录》中)他多次标举知行合一,认为: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。

……子曰:‘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。能干不干,不如苦干实干。

表面看来,这是所谓现代性思潮的必然反应,但究其实,不过是延续了近百年来激进革命论者对传统文化的一贯思路,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思维甚至连西方本位主义都算不上,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文化自卑,而这种自卑感正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与正信。孔子虽讲直道而行、以直报怨,但其一以贯之的还是忠恕之道。

[20] 参见《证严法师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,页889。行善要诚,处事要正,做人有信,待人要实。不要论断别人,就不被论断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,传统儒学的现代转换其实早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,而是做不做怎么做的问题,是在做中学,学中觉,觉中做(《静思语》)的问题。

不要随心所欲,要随心教育自己。正因有此博爱精神,1991年华东水灾时,证严法师才能力排众难,坚持无偿援助大陆灾区。

甚至认为,人的一切优点如果没有约之以礼,都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:恭而无礼则劳,慎而无礼则葸,勇而无礼则乱,直而无礼则绞。[21] 证严法师所说只埋首研究理论,对宗教并不相信的专家学者,其实与周敦颐所说彼以文辞而已者正是一类人,具体说,也就是那种知行分离、纸上谈兵、高谈阔论、丧失行动能力的腐儒。

反观证严法师和她领导的慈济世界,为什么在短短45年间竟然从花莲山脚下的一间小木屋,一步一步走向了世界?我以为,正是因为证严法师能够博采东西文化之长,不挟宗教门户之见,对所有民族、宗教、国家、文化的人甚至众生都能一视同仁,并且特别善于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、活学活用的结果。又《中庸》云:言顾行,行顾言,君子胡不慥慥尔。

有弗行,行之弗笃弗措也。[15] 根据其弟子的介绍,证严法师做过开示讲解的大部经有:《三十七道品讲义》、《无量义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佛遗教经》、《四十二章经》、《药师经》、《地藏经》、《八大人觉经》、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以及《人有二十难》等等。[10] 参见《一粒米中藏日月,半升锅内煮山河——谈慈济大陆赈灾缘起及理念》,释德(亻凡)编撰:《证严法师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,页252。[8] 按:引文本自《静思语》典藏版,慈济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,不再一一注明页码。

要言之,在儒家思想中,所有与知有关的要素(文、学、言、志、思、闻等),只要与行并置,大抵皆以行为先。人性之贵,莫过于信——信乃人生立世之本。

有勇气自杀,为什么不拿自杀的勇气继续活下去。同时还要有感恩心,甚至别人骂我、不谅解我、毁谤我,反而应生起一分感恩心,感恩对方给自己修行的境界。

等等,言浅意深,发人深省。(《大学》) (三)言与行。

张蔷
上一篇:国内光伏企业股价在美连续下跌
下一篇:印尼鲁昂火山喷发 800余名居民被撤离